「豬仔」,一個可愛而親切的暱稱,「呢個豬仔又唔聽話」、「你個傻豬仔」。然而,只要在這個可愛用詞前面加上一個「賣」字,再沒有可愛,只有可怕;再沒有親切,只有切齒痛心。全城關注的東南亞「賣豬仔」事件還未落幕,多人仍然被禁外地,未有歸期。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博士指出,如此不人道的人口販賣其實早在亞洲地區出現,而香港更曾經是「賣豬仔」的集中地。
自開埠以來,香港都是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,大量外商及華商在港經商,頻繁的航運網絡就自然形成。「由香港出發可以去到很多遠洋的地方,例如美國、澳洲、新西蘭等。而船隊出現後,就可以由此運送人,人口販賣亦由此而生。」施博士說。
隨貨船出洋的人口不全然是「賣豬仔」,因為在香港開埠初期,人們生活貧苦,不少人自願選擇向外尋求機會,他們大都會與僱主簽訂契約,甚至借錢作為船費,只期到外地一闖。然而,更多的是在不自願甚至被騙的情況下出洋,「他們一般知識層面低,很多人不知道工作性質,就胡塗地被送往外國,當中大多涉及瞞騙成份,這些都可以稱為『賣豬仔』。」
數以月計航程 最為不人道
「賣豬仔」這個名字,來自華工出洋的痛苦旅程,出埠工人一般都會與貨物一同在船底運送,當有人向他們拋下食物,他們就會在船底自行取食,畫面就與「餵豬仔」相似。(另一說法是來自出洋華工身上的烙印,與豬隻身上的印記相似)
整個「賣豬仔」過程中,最不人道的正正就是運送過程。華工在數以月計的航程都被困在船底,空間狹窄、空氣不流通、欠缺食水、沒有醫藥,很多人途中都捱不住而死亡。「1850年代期間,華工出洋基本上是4個死1個。」
誘騙女生 賣豬花
隨著華工出洋愈來愈多,另一人口販賣的目標亦應運而生,就是「賣豬花」。「華工到達當地,會產生性需要,曾經有的女子自願到當地做媽媽生,然後欺騙女子出埠,建立其青樓帝國」。施博士指出,不少女子誤以為出埠目的是嫁「好人家」,豈料真正目的是出外接客。
隨著人口販賣問題愈來愈猖獗,本地就有人籌組機構希望可以堵截拐賣問題,就是保良局。當年船隻出洋或途經香港再轉往其他地方都會被警方檢查,當發現有載有婦孺的可疑船隻,保良局的人就會上前問話及填寫口供紙,詢問其出洋目的、小孩是否有成人陪同等,成功攔截不少拐賣婦孺的個案,而當時的港府亦十分支持他們的行動。
在1850至1870年代,香港「賣豬仔」的全盛時代,由香港運往外地的華工多達30多萬人。直至20世紀初開始,社會愈來愈覺得「賣豬仔」極為不人道,有更多監管,招募華工出洋的「豬仔館」就愈來愈少,這個殘忍的「賣豬仔」黃金時期終走向式微。
百多年過去,這個沉痛的「賣豬仔」歷史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,只望東南亞「賣豬仔」事件早日完結,仍然被困外地的人能夠早日回家,讓痛苦而殘忍的「賣豬仔」正式成為歷史。
Comments